據(jù)經(jīng)濟之聲《天下財經(jīng)》報道,教育部等四部委要求各地在今年年底前出臺異地高考的具體政策。各大城市中最受關(guān)注的北京、上海和廣東,終于在昨天,也就是距離最后期限不到兩天的時候,公布了各自的異地高考方案,漸進式、階梯式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北京規(guī)定:符合條件的外地戶籍學生明年開始可以參加中職考試錄取,2014年可以參加高職考試錄取,但是大學本科的部分還沒有計劃放開。在上海,隨遷子女可以參加高考,不過父母必須持有人才引進類居住證,孩子也必須有上海學籍。在廣東,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從2014年開始,可以報考高等職業(yè)學院,2016年可以報名參加高考。中國國際經(jīng)濟交流中心專家鄒東濤進行解讀。 鄒東濤:不同點不太多,相同點比較多。首先一個相同點就是這三個城市都首先不是全放開在普通學校就學,而是分頭開房職業(yè)學校,比如中等職業(yè)學校、高等職業(yè)學校這些地方就學錄取等等,然后再逐步放開普通高校的普通的就學。首先要歡迎這個政策的出臺,但是我深深感到北上廣發(fā)展文件也不是一次性全放開,還是有保守的在放開。 有步驟的分開,我們也得理解,恐怕各個地方也有各個地方的難度。北上廣作為全國三個最大城市,農(nóng)民在當?shù)貏展さ娜藬?shù)最多的城市,對各個市來說會有很大的壓力,教育資源不是無窮供給,學校、教師并不是無窮供給。當?shù)氐慕處熽犖,當(shù)氐慕逃Y源,當?shù)氐膱罂紝W校,大學、中學、小學這樣的學校,它的配置過去常年以來是根據(jù)當?shù)貞艏丝诘呐渲帽,是和當(shù)氐膽艏丝谑窍噙m應的,這些年以來全國各地涌進了這么多打工仔的子女確實帶來很大壓力。 緩解教育資源供需矛盾、解決教育公平問題,政府的說明應該更加透明一些,政策放開到什么程度,增加多少學生,包括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要測算,測算就是現(xiàn)在的資源最大容量能容多少,這個數(shù)據(jù)沒有全部公布。也就是說北京有多少跟父母隨遷的子女需要上學,這個數(shù)字要公布,公布出來,然后公布一下北京市還有多少教育資源空缺,如果沒有摸不準可能有稅負率,如果在資源相對充裕的情況下,故意設這些門檻就不對。我覺得國家在財力方面要加大力度,增加大城市教育資源配置,用各種途徑來促進城鄉(xiāng)子女隨遷子女的公平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