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晚,日本新一屆大選落幕,安倍晉三所在的日本自民黨贏得選舉。為了擺脫近二十年的“通縮”頑疾,預計日本新政府將啟動一輪更為兇猛的貨幣寬松政策。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有“大劑量”猛藥投放,日本經濟或仍無動于衷,此舉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十分有限。但疊加歐美央行的放量寬松政策,全球流動性泛濫帶來的新一輪金融危機隱患不可忽視。中國或可通過調整內在經濟結構,強塑內生動力以抵御全球貨幣放量寬松帶來的沖擊。
弱勢日元提振經濟或收效甚微
12月16日,日本國會第46屆眾議院選舉落下帷幕,安倍晉三所在的日本第一大在野黨自民黨贏得新一屆政府執(zhí)政權。
對經濟領域而言,自民黨贏得大選意味著日本將啟動更兇猛的貨幣寬松政策。事實上,安倍晉三自9月出任自民黨領袖以來,一直呼吁日本央行采取遠超當前力度的“無限度”貨幣寬松政策,以擊退通縮和提振經濟。
市場普遍預計,日本央行將在今年最后一次貨幣政策例會(12月19-20日)上,宣布擴大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而依據安倍晉三此前的計劃,日本央行或將向市場釋放200萬億日元(約合2.43萬億美元)——這相當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42%。
受此預期影響,美元對日元匯率近幾個交易日大幅上行。上周五(14日)的亞太交易時間,美元/日元穩(wěn)步攀升,午盤匯價逼近84.00整數(shù)關口,刷新近9個月新高。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吉姆·奧尼爾認為,若美國經濟積極發(fā)展,那么美元對日元匯率上升至100-120并非不可能。這意味著,日元將貶值近50%。
廣東金融學院院長陸磊表示,最近幾個月,日本央行已經多次干預貨幣市場減弱日元。安倍晉三上臺后,會延續(xù)野田佳彥的“弱勢日元提振經濟”路子。由于日本國內人口老齡化程度高,投資和需求不足,所以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比較高,通過“弱勢日元”的手段提高日本出口商品的競爭力,進而可達到提振日本經濟的目的。
“但對于已經進入‘失落的第三十年’的日本經濟來說,‘弱勢日元’對于日本經濟的提振作用或收效甚微!标懤谡f道。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二十多年來,日本一直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但由于國內失業(yè)率高企及收入增長乏力,經濟基本面并沒有根本改變。如今全球經濟還在底部徘徊,消費者和企業(yè)對未來經濟沒有積極預期,估計日本本輪放量寬松難見成效。
全球流動性泛濫帶來新一輪金融危機隱患
旨在通過貨幣手段提振經濟的,并不僅僅是日本央行。
在全球經濟上行無力的壓力下,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又呈放松之勢。12月12日,美聯(lián)儲宣布了第四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4),每月采購450億美元國債,加上QE3的額度,美聯(lián)儲每月資產采購額達到850億美元;10月30日,印度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5個基點至4.25%,為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此前,歐洲央行的直接貨幣交易(OMT)雖表示將對購買資金進行對沖,但如何對沖并未明確。
“由于日本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只占5%,即便其下‘大劑量’的猛藥救援本國經濟,也不會引起世界經濟的強烈波動,最多與日本有往來貿易的國家會受到輕微影響。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歐美國家的‘印鈔’行為,美元和歐元的寬松會對全球帶來比較大的溢出效應。”上海財經大學現(xiàn)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說道。
陸磊表示,新興國家在這場全球量化寬松浪潮中或首當其沖。由于新興市場國家正處于經濟高漲期,美元和日元更大程度的漏出,增加了新興經濟體的滯漲風險。再者,當前絕大部分新興經濟體的利率水平遠高于發(fā)達國家,這將進一步促使國際資本涌向新興市場,從而導致通貨膨脹,或為新的金融危機埋下誘因。
強塑內生動力抵御全球放量寬松
面對全球量化寬松浪潮,受訪專家表示,如果中國不采取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化,那么,中國的第一個壓力將來自資產價格的上漲,資本泡沫的產生;第二個壓力則來自由于境外貨幣大量流入造成的輸入性通貨膨脹。
“相對于美國的零利率,我國基準利率是3%,這就意味著美國的資金如果進入中國,只要放到銀行就能凈賺3%的收益。”奚君羊說,隨著大量“熱錢”涌入,人民幣升值壓力勢必增加,調控難度加大。人民幣被人為抬高,進而導致出口商品價格“虛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被削弱,拖累出口。
“我們應該堅定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操作。”陸磊認為,這幾個月來,土地拍賣價格開始上漲,資產價格蠢蠢欲動,如果在這個時候放松貨幣政策,必然會推漲資產價格。
此外,經濟結構調整也有利于防御輸入性壓力。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院長易行健認為,當前要加快進行經濟結構轉型,創(chuàng)造內生經濟動力,才能有效防御外來力量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