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期待之后,民營資本終于等到了“名正言順”地進入金融業(yè)的資格。
近日,中國證券金融公司(以下簡稱“證金公司”)發(fā)出消息稱,證金公司將在注冊資本由75億元增加到120億元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增資擴股,擬重點向民營資本傾斜。
專家指出,吸收民間資本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參股證金公司,有利于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長期以來壟斷程度很深的金融行業(yè)。
民營資本表現(xiàn)積極
“向民營資本開放,是證監(jiān)會落實‘非公36條’的具體措施,也是滿足市場的呼聲和需求。部分民營資本與證金公司進行了接洽,他們都非常踴躍。”證金公司知情人士向《中國企業(yè)報》記者表示,如有需求,證金公司也會吸引銀行、保險等機構參與增資擴股,也有可能對證券公司開放參股需要。
“增資擴股有利于推進證金公司股東結構多元化、股權分散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證金公司股東均為證券市場自律組織機構。證金公司股東多元化、股權分散化,有利于形成股東制衡機制,強化外部股東的監(jiān)督機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學習借鑒不同股東單位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提高市場化管理水平。
同時,股權多元化也是東亞地區(qū)證券金融公司的普遍做法,如日本證券金融公司的股權結構為銀行持股52.58%,投資顧問持股36.33%,共同基金持股4.19%,其他機構、個人等持股6.9%。
50億元民資輸血
據悉,增資方案具體分兩個部分,一是50億股新增股本向民間實業(yè)資本開放,定向增資給民營資本控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民營實體企業(yè);二是50億股向國有控股或參股的證券、保險、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開放。新增股本的定價在凈資產的基礎上適當溢價,籌資不低于100億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王軍表示,從宏觀來看,廣泛吸收民間資本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參股證券金融公司,有利于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長期以來壟斷程度很深的金融行業(yè),增強金融業(yè)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
從市場及行業(yè)來看,短期將有利于為缺血已久的證券市場注入新鮮血液,通過融資融券這樣一個渠道向證券市場投放資金,進而產生對當前極度低迷的市場一個積極的拉動作用。
業(yè)內專家向《中國企業(yè)報》記者透露,民間資本的進入能增大資本總量,有利于證券市場活躍和金融機構總體發(fā)展;同時規(guī)范民間借貸和金融市場并提高民間資本的使用效率和合規(guī)性。此外,還能有效刺激市場競爭,提高利率市場化,并為中小企業(yè)發(fā)展提供合法的資金來源,助力中國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