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官方公報披露,歐盟委員會正在對中國自行車行業(yè)是否存在通過第三地規(guī)避反傾銷稅的情況進行調查。 歐盟官方公報指出,歐洲自行車生產商協(xié)會(EBMA)于2012年8月14日提出了對中國自行車行業(yè)是否存在規(guī)避反傾銷稅情況進行調查的申請。 歐盟官方公報提到,有證據表明中國自行車廠商通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突尼斯等地轉口至歐盟以規(guī)避反傾銷稅。據稱,歐盟得到的證據表明,中國自行車行業(yè)為了規(guī)避反傾銷稅,將部分零部件組裝業(yè)務轉移到了印尼、斯里蘭卡和突尼斯等地。 根據歐盟去年10月份的數據,2009至2010年間歐盟從斯里蘭卡進口的自行車數量增加了近一倍,占2010年歐盟自行車市場5%的份額。歐盟懷疑這可能與中國自行車廠商規(guī)避反傾銷稅的行為有關。 根據歐盟相關條例,歐盟相關機構將在9個月內決定是否增加征收反傾銷稅額度,然后在此之后的6個月之內宣布最后的措施。 1991年10月,歐盟對原產于中國的自行車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1993年9月,歐盟對此案作出肯定性終裁。自此之后,歐盟逐漸增加反傾銷稅的額度。去年10月,歐盟將針對中國自行車行業(yè)的反傾銷稅延期至2014年,稅率達48.5%。 今年4月27日,歐盟委員會還對中國輸歐自行車發(fā)起反補貼調查。中國商務部當時回應稱,歐方申請人對中國若干補貼項目的指控嚴重缺乏證據支持,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 中國商務部當時還指出,在已實施反傾銷措施長達19年的同時,歐盟再對同一產品發(fā)起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 數據顯示,歐盟境內自行車及其附屬部件每年的銷售額將近50億歐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