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敘利亞、伊朗局勢影響以及寬松政策預期等因素刺激,國際油價本周連續(xù)創(chuàng)出階段新高。在周四的紐約市場,紐約WTI原油期貨大漲1.4%,至95.6美元/桶,刷新三個月高點;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也來到115美元/桶上方。
原油價格的新一輪上漲驚動了奧巴馬政府。一方面,燃油成本上升不利于美國經(jīng)濟復蘇;同時,油價走高也可能削弱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效果。鑒于此,有消息稱,白宮正考慮是否要釋放戰(zhàn)略原油儲備抑價。不過,類似舉措能否兌現(xiàn)以及其實際效果如果,還有待觀察。
截至16日紐約收盤,紐約商交所9月份WTI原油期貨大漲1.27美元,至95.6美元,漲幅為1.35%,盤中一度達到95.75美元。這也是該品種連續(xù)第三個交易日上漲,95.6美元的價格也連續(xù)第二天刷新了三個月收盤高點。紐約油價有望實現(xiàn)連續(xù)上漲。
在倫敦,9月布倫特原油期貨當天收盤漲65美分,至116.50美元,為5月2日以來最高水平。自7月中旬以來,該合約累計上漲超過12%,上漲幅度接近每桶13美元。
市場人士表示,周四油價大漲主要出于市場投資者對石油供應的擔憂。在中東,繼敘利亞之后,黎巴嫩也陷入動蕩局勢,沙特等海灣國家已開始引導本國公民離開該國。另外,霍爾木茲海峽的緊張局勢對中東地區(qū)的石油出口構成威脅;北海地區(qū)的油田大規(guī)模整修維護導致短期生產減少,使全球石油供應進一步趨緊。而在流動性層面,對全球新一輪寬松政策的預期也利好油價。
不過,周四稍晚,市場傳出美國正考慮釋放戰(zhàn)略原油儲備的消息后,倫敦和紐約油價在盤后電子交易中有所回落。截至北京時間17日15時30分,紐約原油期貨跌0.4%,至95.3美元附近。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跌1%左右。
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公司的能源分析主管阿特金森表示,投資人不應該對近期美國的一些利好經(jīng)濟數(shù)據(jù)過分樂觀,他預計,布倫特原油可能從當前的115美元附近跌至95-110美元的水平。
外媒周四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白宮方面正“重操舊業(yè)”,考慮釋放戰(zhàn)略原油儲備來打壓近期不斷沖高的汽油價格,并防止能源成本上升影響到制裁伊朗的效果。
該人士稱,美國官員將觀察未來幾周的市場狀況,看汽油價格在9月3日之后是否會像以往那樣下降。但現(xiàn)在談論美國可能釋放多少儲備原油還為時過早。
據(jù)報道,隨著油價再度走高,白宮正在收集有關潛在需求的信息,并研究石油期貨與生產情況,以及伊朗的石油出口數(shù)據(jù)。
該消息人士稱,美方之所以要研究是否釋放儲備原油,是考慮到油價上漲損及經(jīng)濟復蘇,以及影響到制裁伊朗的效果。在美國正在推動對伊石油禁運和國際制裁措施之際,華盛頓方面不想伊朗因為油價再度大漲而“大發(fā)橫財”。
不過在現(xiàn)階段,美國能否落實釋放儲備原油以及最終效果如何,都還存在很大變數(shù)。在國內國外兩方面,奧巴馬政府都可能遭遇阻力:隨著11月大選日益臨近,共和黨人可能抨擊奧巴馬此舉是別有用心;而其他一些發(fā)達國家可能也不同意在眼下釋放儲備原油,因為當前市況并沒有今年春季那樣緊張,且沙特、伊拉克等國都在增產。
釋放儲備原油的效果也值得商榷。去年美國和國際能源機構宣布聯(lián)合釋出6000萬桶原油,以應對中東局勢對原油供應的影響。消息公布當天,布倫特原油每桶下跌6%,但僅僅一周后,油價重新回到先前的高位。
Blue
Phoenix公司的首席能源策略師利卡特表示,美國政府以往在動用戰(zhàn)略石油儲備方面一直都不怎么成功,因此他并不看好這次美方的行動能實質性壓低油價。
近期各類機構大舉押注油價上漲。截至8月7日的一周時間里,對沖基金等大型投資人在原油期貨和期權上的凈多頭倉位激增20%,至163986份合約,為自5月1日以來的新高。這也創(chuàng)下了至少17個月來的最大單周增幅。
悉尼BBY公司的分析師哈羅威爾表示,總體來看,市場似乎對經(jīng)濟下滑已渡過最糟糕時期有了共識。因此,原油市場也開始對經(jīng)濟前景更加樂觀。他預計,布倫特原油價格未來幾個月最高可能觸及120美元。
CMC市場公司的首席市場分析師斯布納表示,原油價格前景已經(jīng)改善。他表示,歐債危機方面的擔憂近期有所緩解,盡管大家認為歐元區(q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對增長的前景更加樂觀,這幫助改善了原油的基本面。斯布納預計,布倫特原油有望看高一線,至115美元到120美元的區(qū)間。
澳新銀行的商品策略師尼克表示,中東局勢吃緊,將在中長期內繼續(xù)支撐油價。他預計,到今年年底,紐約WTI原油可能達到98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