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發(fā)行改革實施全流通后首批三只新股——浙江美大、東誠生化和順威股份25日上市,從上市首日的表現(xiàn)來看,三只新股漲跌互現(xiàn)。 25日,浙江美大上漲了16.88%,因盤中換手率超過50%被臨時停牌;東誠生化則上漲了10%,先后因換手率超過50%和漲幅超過10%被臨時停牌;順威股份首日則下跌了2.72%。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解除了網下配售三個月鎖定期的首批三只新股中,均在上市首日就遭到了機構拋售。深交所數(shù)據顯示,在浙江美大中賣出金額最大的前五名均為機構專用席位,共計拋售高達1.09億元,若以11.14元的交易均價計算,共計賣出982萬股,占機構網下配售總股數(shù)的近2/3。 浙江美大的網下配售信息顯示,網下獲配共計1500萬股,東吳證券自營、光大陽光集結號收益型一期、國聯(lián)證券自營、首創(chuàng)證券自營、嘉實穩(wěn)固收益和南方多利均獲配250萬股。從首日交易的情況來看,上述獲配機構多數(shù)均已套現(xiàn)離場。 在東誠生化中,賣出量最大的前五名營業(yè)部中,有三個來自于機構專用席位,合計賣出1.42億元,其中僅前兩名就分別賣出7899萬元和4174萬元。而東誠生化的網下配售顯示,全部配售的810萬股中,工銀瑞信增強收益和中信證券自營分別獲配了300萬股和150萬股,分析人士認為,這兩大獲配機構當天很可能進行了聯(lián)手拋售。 在當天三只新股唯一出現(xiàn)破發(fā)的順威股份中,也出現(xiàn)這種情況,順威股份賣出前四席位均為機構專用席位,合計賣出金額4166萬元,按均價計算約占機構網下配售總數(shù)的23%?偟膩砜,25日當天,無論賺錢還是虧錢,網下獲配的機構都選擇了拋售策略。 “整體來看,三只股票的漲跌幅都不大,表明了解除網下配售的鎖定期是有作用的,它擴大了新股上市首日的供給量和流通量,客觀上起到了抑制新股上市首日爆炒的作用!蔽錆h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他表示,在新股上市首日機構選擇賣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新股估值定價仍然偏高,機構心中有數(shù),后期要想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比較困難,對于機構來說,現(xiàn)金流十分珍貴,希望能夠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因此傾向于選擇套現(xiàn);二是,目前的市場正處在調整當中,在這種情況下,機構也傾向于拋售套現(xiàn)。 董登新認為,在此次的新股發(fā)行制度改革中,取消網下配售的三個月鎖定期,可能是最富成效的一條。“應該說對新股上市首日爆炒的抑制作用是比較明顯。”董登新表示,但不能就此排除喜歡爆炒、炒新的散戶在新股上市首日之后再度爆炒。董登新認為,目前這種情況是在市場調整的情況下發(fā)生的,但在將來市場走好的情況下,會不會出現(xiàn)新股上市首日網下后配機構的惜售,仍有待觀察。 長城證券研究總監(jiān)向威達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解除了限售期,對于引導IPO定價回歸,讓機構在IPO定價中更加理性客觀有一定作用。但他認為,這同時也讓申購新股的投資者受到了一定的打擊,投資者參與新股發(fā)行的熱情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向威達認為,三只新股的表現(xiàn)也和市場整體的低迷大環(huán)境有關,將來在牛市中是不是會是另一種情況也不好說,總體上看,由于監(jiān)管部門引導大家理性投資、價值投資,將來新股暴利的現(xiàn)象、新股不敗的神話會大幅減少。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新股就一定比老股好這種觀念還是沒有得到徹底的扭轉。李大霄認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應該讓投資者對新股有正確的理解,以質論價而非以新舊來論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