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伴隨著歐元區(qū)多國政治局勢動蕩,政客與選民的沖突不斷加大,緊縮政策導致經濟疲軟,市場情緒再次轉為悲觀。歐元區(qū)很可能像蘇聯一樣解體。從長期來看,歐元區(qū)未來是否能共度難關,最大的風險來自于政治。如何獲得選民支持,讓選民充分認識到“長痛”與“短痛”的利弊,將是歐洲債務危機能否有效解決的關鍵。 當前歐元區(qū)政局異常動蕩。自2009年以來,已有10個歐元區(qū)國家政府被迫下臺,多數與政府幅度削減開支有關。希臘方面,盡管經歷了上一輪的政治動蕩而成立聯合政府,但由于5月4日希臘將再次面臨選舉,而兩個支持減赤和救助計劃的政黨的支持率現在均處于史上低點,不確定性也在增加。另外,愛爾蘭將在5月31日就歐洲財政契約舉行全民公投,主要債務國家的政治風險也在加大。
西班牙失業(yè)率仍人擔憂
西班牙,它的公私債務比希臘、葡萄牙、愛爾蘭和意大利加起來還要多,已經達到了GDP的近100%(確切地說,是93%),與希臘相仿佛。四分之一的西班牙人口和一半年輕人沒有工作,這表明危機之前由便宜的歐元信用引起的地產泡沫導致該國競爭力的流失。經常項目赤字相當于GDP的3%,這還是衰退導致進口大幅下降情況下的數字;而經濟收縮將使西班牙再次脫離預算赤字目標。 此外,今年2月-3月,西班牙在歐洲央行目標(TARGET)清算系統(tǒng)中的債務增加了550億歐元(相對于720億美元),這是因為大規(guī)模資本外流需要獲得補償。2011年7月以來,西班牙的"目標"系統(tǒng)債務增加了1990億歐元。資本蜂擁而出,比2008-2010年的流入量還要多。從危機爆發(fā)首年(2008)以來的累計總量看,西班牙的全部經常項目赤字都是通過印鈔來融資的。 對西班牙而言最可怕的數據不是其信用評級,而是失業(yè)率。西班牙2012年第一季度失業(yè)率達24.4%,兩個西班牙年輕人中就有一個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隨著西班牙又重回衰退,失業(yè)率還將持續(xù)上升,比起標普下調評級,這才是對社會和金融穩(wěn)定更大的威脅。 鑒于西班牙經濟正在萎縮,失業(yè)率上升并不令人吃驚。然而,據環(huán)球透視估算,西班牙失業(yè)率在今年第一季度加速飆升,且短期工作合同的簽約數驟降。讓人憂慮的是,不僅混亂的建設部門失業(yè)率上升,服務及產業(yè)部門也如此。 西班牙的勞工市場改革盡管勢在必行,但在短期內也不會發(fā)揮多少作用。理論上立法可以清除一些雇傭勞動力的障礙,并通過調整工作時間和薪酬來使人們更易留在崗位上。但要看到改革的作用還為時過早,且政府的財政及信貸緊縮會使失業(yè)率在接下來幾個季度里仍呈現攀升趨勢。儲蓄銀行研究機構Funcas(儲蓄銀行聯合會)預計西班牙失業(yè)率在明年會達到26%,創(chuàng)下新紀錄。
謀求經濟增長與重塑財政紀律之間的平衡
大幅度縮減各國財政開支,壓縮財政赤字一直是此前歐元區(qū)解決歐債危機所達成的共識,也是德法等援助希臘、西班牙等高危國家的頭等條件。然而從實踐看,政府難以在緊縮政策和經濟增長之間保持平衡。 盡管嚴厲的經濟緊縮和改革措施有助于歐元區(qū)從根本上走出危機,但在經濟下滑與政治風險上升之時,對債務國的條件是否過于苛刻,歐債危機是否矯枉過正,是值得反思與改變的。 歐洲近期數據普遍不佳,顯示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另一方面表明,歐元區(qū)債務國減赤壓力將進一步上升,縮減赤字的努力正在傷害著歐洲脆弱的經濟。 愈加疲弱的經濟數據,高企的債務水平,大選年進程中政局的不明朗,加劇了投資者對歐洲前景的擔憂。 此前在華盛頓召開的春季年會中,IMF專門發(fā)布公報指出,許多發(fā)達經濟體需采取進一步行動以鞏固財政和降低政府債務,但與此同時,急需重塑經濟增長的發(fā)達經濟體也要避免財政政策過度收縮。 思考長遠的政策出路無疑很重要,但眼下對于歐元區(qū)來說,更要緊的是如何應對財政緊縮可能引發(fā)的大范圍政治動蕩,后者可以從荷蘭內閣的瓦解看出端倪。 歐債危機爆發(fā)實質上觸及了三個根本矛盾,包括核心國與非核心國之間的矛盾,核心國之間的矛盾,選民與政黨之間的矛盾。歐債危機演化至今,上述矛盾不斷交錯、升級,危機演化至第三階段,也是最難以控制和解決的階段。 對許多人來說,解決問題之道就是通過公共渠道(援助基金、歐元債券或歐洲央行)由歐元區(qū)堅挺核心國向疲軟南歐國提供更多更便宜的信用。但這對核心國的儲蓄者和納稅人是不公平的,他們向南歐提供資本,所能獲得的回報太低,他們不會自愿接受。 未來歐元區(qū)化解債務危機,應該汲取教訓,權衡利弊,適當放寬對于債務國有些不切實際的赤字縮減要求,防止債務國陷入經濟過度下滑與財政縮減共同作用的惡性循環(huán),采取更加靈活的措施,避免政策擴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