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離岸人民幣市場發(fā)展對中國境內最大的影響,是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這一影響今年會逐漸顯現(xiàn)。 人民幣國際化的模式是獨一無二的。貨幣國際化第一步是要將貨幣輸出,美元國際化一開始是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將美元輸出到境外。人民幣則是通過跨境貿易的方式得以輸出。 中國已經實行了RQFII制。RQFII指的是,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可將獲批準額度內的外匯結匯投資于境內的證券市場。人民幣的回流,一部分是通過貿易結算,另一部分就是通過外商直接投資和這個RQFII。前者是在經常賬戶下,后者是在資本賬戶下,這里就存在“錯配”,即人民幣是通過經常賬戶輸出,又通過資本賬戶輸入。人民幣通過資本賬戶回流,很難捕捉,將對貨幣政策產生一定的影響。 目前RQFII的起步金額為200億元,今年還會繼續(xù)加大。盡管其規(guī)模還不大,但是外商直接投資使用人民幣的規(guī)模已達900多億元。隨著今后的發(fā)展,資本項目下回流的人民幣會越來越多。這將導致境內流動性增加,加大央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難度,也會對中國的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造成一定影響。雖然這樣的影響目前從規(guī)模上看還比較小,但它逐漸形成對中國央行的一個挑戰(zhàn)。 這種離岸市場的倒逼在歷史上是有先例的。日元國際化時,日本企業(yè)融資可以選擇境內和境外兩種方式。如果境外利率更低,日本企業(yè)就選擇境外,這對日本國內銀行形成很大的沖擊。本來這應當形成促使日本銀行改革的壓力,但日本銀行卻開始炒房地產,結果日本經濟泡沫破裂。這是一個失敗的例子。 中國的大企業(yè)現(xiàn)在開始在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融資發(fā)債,融資成本確實低于內地,中國國內的銀行失去了這部分大企業(yè)客戶,這同樣形成了促使境內銀行改革的壓力。現(xiàn)在中國在推中小企業(yè)融資,就是很好的舉措。銀行可以將業(yè)務更關注于中小企業(yè),這將有利于中國經濟更加平衡發(fā)展。倒逼的壓力借用得好了,可以有力促進中國金融業(yè)的改革開放。
(作者為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