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有線網絡公司年內難開播
|
各地廣電企業(yè)資產權屬復雜不易整合
|
|
2011-09-09 作者:記者 侯云龍/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字號
大
中
小】 |
知情人士日前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籌劃中的國家有線網絡公司組建工作進度緩慢,估計年內無法展開實質性運作。該人士稱,目前公司結構、人事、資金來源等關鍵的整合方案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相關的網絡前期建設和業(yè)務籌備進展也十分緩慢,“年內應該無法正式開播”。 該人士介紹,成立國家有線網絡公司的前提,除了整合各地的物理網絡外,最重要的是整合各地廣電企業(yè)的資產。由于我國長期采用“四級辦電視”的政策,導致各地廣電企業(yè)資產權屬復雜,短期內難以迅速完成整合。該人士認為,國家有線網絡公司的資產整合過程甚至未來兩年內都難以完成。 2010年8月24日,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會長李丹在第二屆三網融合中國峰會上證實,將成立國家有線網絡公司,名稱確定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公司將由國家投入資本金,并吸引中央和地方廣電機構和企業(yè)出資,同時發(fā)揮市場機制來籌措資金。 不過,此后廣電部門再未透露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組建工作的進程。記者多次聯系廣電總局,相關人士稱“組建工作在進行中”,卻始終未透露公司掛牌成立或開播的時間。 近期,有消息稱國家有線網絡公司將在今年9月正式掛牌,組建方案與之前有很大變化,此前的“國家財政出資1000億元”方案被否決。 對于“財政出資1000億元被否”一說,上述知情人士予以證實,他同時介紹,作為運營基礎的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工作,目前進展十分緩慢,幾乎處于停滯階段,因此預計年內國家有線網絡公司無法開播運營。 上述人士介紹,國家有線網絡公司組建工作進展緩慢,和地方廣電企業(yè)“各自為政”有很大關系。他介紹,今年不少廣電企業(yè)籌劃上市,并有成功案例;另外,三網融合工作推進中,各地廣電企業(yè)還和電信企業(yè)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這些都給廣電主管部門采用行政手段整合各地廣電資產、建立國家有線網絡公司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之前,A股市場已上市的有線電視運營企業(yè)包括中視傳媒、歌華有線、東方明珠、電廣傳媒、廣電網絡,分屬北京、上海、湖南、陜西等廣電企業(yè);今年上海百視通、湖北楚天和杭州華數等通過借殼成功登陸A股市場;江蘇有線、吉林有線、廣東廣電網絡的上市計劃也不脛而走。 除此之外,中國電信相關人士還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隨著三網融合業(yè)務申報的展開,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的廣電企業(yè)和當地電信企業(yè)以建立合資公司的形式,達成合作協議一同運營相關的各種業(yè)務。 對此,廣電專家融合網主編吳純勇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廣電企業(yè)目前各自為政的情況,或多或少會影響國家有線電視網絡公司的成立。由于部分省市的廣電企業(yè)已經上市,或者和電信企業(yè)合作,使全國性的廣電資產整合上升到資本層面,客觀上加劇了全國有線網絡公司整合的難度。 吳純勇同時指出,目前各地廣電企業(yè)各自為政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促進國家有線電視網絡公司的組建。有實力的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憑借資本力量先整合一些地區(qū)的有線電視網絡,慢慢形成幾大有線巨頭后,再憑借所謂的行政和經濟力量把幾大巨頭整合在一起;這和一家一家地去整合相比,無論是投入的行政力量,還是資本支出,都要更加有效率。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