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消息人士處證實,央行已下發(fā)通知,將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繳存范圍,將納入上繳基數的保證金存款包含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三部分,自9月5日起分批上繳。 目前,大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為21.5%,中小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為19.5%。該消息上周已在市場流傳,受此影響資金價格、債券收益率持續(xù)走高。 央行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7月末,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單位項目下保證金存款余額44222.36億元,個人保證金存款余額192.80億元,共44415.16億元。有分析認為,新政出臺后,未來6個月內將收緊約9000億元資金,這給市場資金面帶來較大壓力。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若傳言屬實,此舉相當于提高傳統(tǒng)的存款準備金率130個基點。 桃花石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崔永日前撰文表示,今年前7個月,保證金存款增加了8535億元。盡管金融機構因此可獲得較多可貸資金,但如此一來央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回籠流動性的效果便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之下,央行可考慮擴大準備金的計提范圍,以期杜絕金融機構規(guī)避準備金繳納的行為和動機。 崔永認為,4萬多億保證金存款中很大一部分是股民的保證金存款,且在過去6周內,央行在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有2190億元,7月份新增外匯占款也有2190多億,因此繳存基數調整對資金面的沖擊沒有估計的那么大。但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比較擔心這一調整將打擊銀行對相關業(yè)務的積極性,這將進一步惡化已受緊縮政策影響正常的交易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