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5-11 作者:杰克特勞特 來源:經濟參考網
|
|
|
世界第一品牌為什么長期屬于可口可樂?所有企業(yè)家,都應該反復提問并深入思考這個問題。
“事實上,可口可樂銷售的只不過是很容易仿制的糖水,如果不是因為在大眾心智的可樂階梯上占據了首位,并因此代表了美國價值,它怎么可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高的市值?”《美國投資研究》終于發(fā)現,能解釋這一切的是定位理論:商業(yè)不是產品之戰(zhàn),而是顧客心智之戰(zhàn)。隨之,摩根士丹利將此原理應用于投資行業(yè),信奉“最好技術的產品不一定勝出”的心智原則,借助“簡明,但有時和直覺相反的指引,我們取得了實際的成功”。
彼得·德魯克自1954年開始,終其一生都在說:企業(yè)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創(chuàng)造顧客。我則花了40多年時間,來告訴全球的企業(yè)人士如何創(chuàng)造顧客:關鍵在于通過精準定位獲得顧客心智的認同。定位觀念雖然甚為單純,但人們很難了解其功效之強大。在日益發(fā)達的商業(yè)和競爭中,產品差異總是很容易被模仿和跟進,而心智認知很難改變。一旦你在顧客心智中占據了優(yōu)勢地位,不僅生意會源源而來,而且這也是企業(yè)唯一可靠的長期競爭優(yōu)勢。當然,如果你不懂或不會使用這一原則,無疑將把機會拱手讓給競爭者。
那么企業(yè)用什么進入顧客心智并占得優(yōu)勢地位呢?那就是品牌。企業(yè)家須牢記,顧客心智中不存在企業(yè),只有品牌。企業(yè)無法將整個組織裝進人們頭腦,只能將代表著企業(yè)產品或服務的符號裝入顧客頭腦,這些符號就是品牌。每一個企業(yè),無論你實際的產品經營做得多么好,如果你不能在顧客心智中建立起品牌,你所有的投入就只是成本,而無法轉化為績效。因此也可以說,品牌是企業(yè)將成本轉化為績效的轉換器。
過去30年來,中國在制造產品方面向世人展示了驚人的學習力,但能否在打造品牌方面表現同樣出色?日本與韓國基本上是失敗者;歐盟除了德國好一點之外,其余也乏善可陳;美國雖然仍是全球領先者,但與其真正的潛力比起來,其成就仍然微不足道。這使我把目光與期望投向了中國。從我的合伙人鄧德隆先生所著的《2小時品牌素養(yǎng)》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我似乎看出了一些跡象。這本書可謂中國版的《定位》,它詳解了許多企業(yè)在中國市場成敗的原因,并著重介紹了中國品牌王老吉的成功。事實上,王老吉數年前還默默無聞,它如何能在中國制造業(yè)中脫穎而出,并在本土市場超越了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樂?看看這本書你就會知道……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