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廂,為了防范成品油市場出現“油荒”,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停止了成品油的對外出口;那廂,在三大石油巨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保證市場供應”的號令下,中國部分民營加油站卻“無米可炊”。這就是中國成品油市場目前的怪現狀。 4月21日,有消息稱,中石油、中石化減少甚至中斷了對部分民營加油站的批發(fā),“中石化更出臺政策,鼓勵旗下銷售公司自行從山東地煉采購成品油,具體獎勵為400元/噸”。不過,記者昨日調查發(fā)現,包括民營加油站在內,上海市場上的成品油供應暫時還保持正常。
已出現斷供
民營加油站“無米可炊”早已司空見慣。特別是,幾乎每年發(fā)生“油荒”時,都會出現民營加油站“叫苦”的情況。比如,去年11月,全國性“柴油荒”爆發(fā)之際,中國商業(yè)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就調查稱,中國南部有2000多家民營加油站因缺油而停業(yè),廣東、江蘇、浙江等省數量均高達幾百家。 隨著國際油價不斷高企及國內成品油未調整到位,今年4月,市場再次出現了民營加油站缺油的消息。4月2日,重慶市涪陵區(qū)石油成品油協(xié)會草擬相關文件,指證中石油和中石化基本停止向民營加油站供應汽油和柴油的事實,并稱“石化雙雄嚴重違反國家《反壟斷法》”。隨后,兩大公司表示“愿意與民營加油站簽訂供油合約”。 “清明節(jié)后,民營加油站的大范圍油源危機就隱隱出現了。”昨日,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重慶市的斷油危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不過,與民營加油站斷油危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石化不僅停止了對成品油的出口,還不斷強調“加大負荷維持更強的生產節(jié)奏”。“可以預見的是,成品油市場目前根本不缺油,供給絕對能夠保證。”昨日,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原研究員吳鐘瑚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民營加油站缺油,原因或許在于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家企業(yè)。”在吳鐘瑚看來,“石化雙雄”雖在保證市場中的總體供應,“但往往他們優(yōu)先選擇的目標是自己旗下的加油站,民營加油站自然在供應排序中落在了后面”。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目前預防"油荒"和市場仍充滿漲價預期的背景下,本就對民營加油站供應偏慢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肯定會再次放慢節(jié)奏,這就造成了民營加油站供應市場的壓力! 廖凱舜認為,民營加油站還苦在批零倒掛的市場現實和流通環(huán)節(jié)價格的居高不下,“這主要體現在其從地方煉廠批發(fā)成品油時,一方面,目前的批發(fā)價讓民營加油站未銷售就可能虧損;另一方面,加上流通環(huán)節(jié),如運輸成本的增加,更加劇了虧損局面”。中國加油站網監(jiān)測數據顯示,距離上次調價不到6個工作日,華北大部分省區(qū)都出現了批零一致的現象;在山西和河南兩省,甚至是出現了“批零倒掛”的現象。 但昨日記者在市場上調查發(fā)現,上海的民營加油站運營較為正常。“我們的油庫供應充足!泵駹I華江加油站一位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加油站的運營“一切如!。
須制約壟斷
值得注意的是,卓創(chuàng)資訊昨日發(fā)布報告稱,“如中石化和中石油采用斷供或批零價倒掛的方法,民營加油站就會快速倒閉,到時兩大巨頭不用耗費巨額收購資金,就能迅速占領當地市場! “這就是中石化和中石油所期望的壟斷!敝袊鴥r值指數首席研究員崔新生認為,“想要解決民營加油站"無米之炊"的難題,只有制約和打破壟斷,進一步推進市場化。” “首先,市場中的主體民營加油站和"石化雙雄"需要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雙方應簽訂長期的供貨合同。其次,打破利益鏈條和產業(yè)鏈條,著手開放市場,打破中石化和中石油對下游零售市場的絕對壟斷地位。”吳鐘瑚說。 事實上,1998年以前,中國石油市場基本處于自由競爭的狀態(tài),國內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煉油廠和加油站。但1998年以后,中石化和中石油等企業(yè)就逐步掌握了批發(fā)權和零售權,民營企業(yè)的生存空間也逐步收窄并逐漸被壟斷央企所收購,且相關的進口資質憑證均需中石化和中石油來頒發(fā)。 “但想要打破壟斷,并回到當時的狀態(tài)已很難實現!币晃徊辉妇呙臉I(yè)內人士表示,“主要是在既得利益下,"石化雙雄"幾乎不可能放棄目前的壟斷利益和不斷做大的產業(yè)布局。與其這樣,還不如先完善相關的機制,至少先讓市場中成品油的供應得到充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