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國經濟顯現(xiàn)好轉跡象,同時部分人士預計中國可能會采取經濟降溫舉措,美元將迎來漲勢。 中國11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上升5.1%,為2008年7月以來的最大升幅。外界由此推測中國可能不得不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以防止物價迅猛上漲。 全球曼氏金融的外匯市場分析師霍弗森稱,中國收緊政策會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短期內可能有利于美元走勢,特別是考慮到歐元區(qū)主權債務問題引發(fā)的擔憂仍未消除,且美國經濟開始顯現(xiàn)好轉跡象。她指出,如有傳言稱中國將加大加息力度,澳元和新西蘭元等與中國經濟增長密切相關的貨幣可能兌美元走低。 有關中國可能給經濟降溫的猜測或許會使美元短期受益,而中國經濟的過快增長可能最終會促使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 野村證券外匯策略師諾德維格稱,由于人民幣匯率仍欠缺彈性,圍繞匯率問題、全球資本流乃至貿易壁壘問題的全球緊張關系將不斷加劇,在這種情形下,投資者會放棄高風險資產并買進美元以求避險,進而會為美元前景增添亮色。 此外,近日一連串好于預期的美國數(shù)據(jù)也對美元構成支撐。而幾乎所有分析師都預計美聯(lián)儲將在本周二的聯(lián)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把基準利率維持在歷史低位。 紐約銀行匯市策略師沃爾?朔Q,如果美聯(lián)儲大幅上調經濟增長預期,人們對央行將推出更多定量寬松措施的看法自然會消除,或是預計央行可能停止60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劃,而這勢必對美元有利。 此外,美元的另一利好因素是,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和美國國會有望就延長布什執(zhí)政時期的減稅措施達成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