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M2增長控制在15%左右 新增貸款控制在7萬億左右
持續(xù)了兩年的貨幣政策寬松期正式劃下休止符。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對2011年經濟工作作出最新部署,指出“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這一政策基調的確立是否意味著政策調整又將來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如何回歸“穩(wěn)健”?《經濟參考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
巴曙松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學者,曾擔任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他認為,在四季度經濟增長基本面偏強背景下,政策決策在應對通脹壓力時可能更為堅決。由于明年上半年通脹壓力較大,期間貨幣收縮力度相對較大。預計2011年總體回歸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將采取總量對沖、增量控制與適度升值、謹慎加息、適當管制流入資本的對策來收縮流動性,并管理通脹預期。全年M2增長將控制在15%左右,新增貸款控制在7萬億左右。
操作 收縮貨幣將是必然方向
收縮貨幣將是必然方向,但是貨幣收縮的節(jié)奏會相對謹慎,保持一個漸近的步伐,預計2011年上半年的貨幣收縮力度相對較大。
《經濟參考報》記者:雖然“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已經定調,但過往的經驗表明,“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在較長的時間范圍內有不同的操作傾向,時而偏緊時而微松。在目前各級政府重點“防通脹”的大背景下,應如何理解“穩(wěn)健”的內涵呢?
巴曙松:2011年宏觀政策的基調是,在貨幣政策方面強調回歸穩(wěn)健和常態(tài)化。在經濟處于新一輪上行周期、M1增速仍處高位的情況下,為避免出現目前由局部供給沖擊引發(fā)的食品價格上漲轉換成全面通貨膨脹,預計2011年總體回歸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將采取總量對沖、增量控制與適度升值、謹慎加息、適當管制流入資本的對策來收縮流動性,并管理通脹預期。
管理通脹預期的對策之一在于,貨幣政策基調總體回歸穩(wěn)健、財政政策著眼于積極推動結構轉型。也就是說,2011年貨幣政策回歸穩(wěn)健的原因在于管理通脹預期,防止全面通脹。在經濟上行周期,貨幣流通速度會趨于加快,存量流動性的釋放節(jié)奏也會加快,這容易使目前短期內的供給沖擊變成明顯的貨幣沖擊。因此,盡管短期內貨幣政策能否抑制通貨膨脹尚存疑慮,但對于控制通貨膨脹預期而言,卻是必要的選擇,所以收縮貨幣將是必然方向。
但是,貨幣收縮的節(jié)奏會相對謹慎,保持一個漸近的步伐,而且由于2011年上半年的通脹壓力較大,經濟上行的動力相對較足,因此,預計2011年上半年的貨幣收縮力度相對較大。目前的調整節(jié)奏仍處于相對溫和的“存量對沖”階段,即主要通過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和央行票據的發(fā)行、以及信貸的窗口指導等進行存量的收縮。
增量 M2增長應該控制在15%左右
“增量控制”旨在保持一個適當的M2增長率和信貸增速。預計明年的M2增長應該控制在15%左右,而新增貸款應該控制在7萬億左右。
《經濟參考報》記者:您認為明年的貨幣政策調控目標應該如何設置?就您剛才提到的“增量控制”而言,明年M2的增速和新增貸款會控制在什么水平?
巴曙松:管理通脹預期的對策還在于,對銀行信貸和外匯占款進行“增量控制”。“增量控制”旨在保持一個適當的M2增長率和信貸增速。預計明年的M2增長應該控制在15%左右,而新增貸款應該控制在7萬億左右。
按照歷史經驗,如果明年經濟增長率在9%至10%之間,通貨膨脹率在4%至5%之間,在貨幣政策回歸穩(wěn)健的主基調下,明年M2增速將大致與經濟增速和通貨膨脹率之和相等,從政策趨勢看,預計可能不再預留靈活調控空間。那么,如果相對應的信貸規(guī)模收縮到7萬億,推算的假定是明年的外匯占款占比將保持在40%左右。
目前,有兩個關鍵的不確定性,它們主要來自于:其一是人民幣升值預期、以及海外市場持續(xù)的流動性過剩和低利率環(huán)境可能加劇國際資本流入,因此增量控制仍需要考慮輔之以相應的資本管制措施;其二是信貸投放節(jié)奏的不確定性,如果認為2011年前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長壓力不大,但通貨膨脹壓力較大,那么信貸投放或許在這兩個季度適度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