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04 作者: 來源: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
|
|
|
想致富,我們必須作出三個選擇:
1.選擇行業(yè)類別。 2.選擇賺小錢還是賺大錢。
3.選擇富人的象限。
我們要審慎選擇、分析機會,順應時代風潮。選擇,是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
有一個故事: 有一天,小兔跑到藥店里問老板:“老板老板,你這里有胡蘿卜嗎?”老板說:“沒有!毙⊥镁妥吡恕
第二天,小兔跑到藥店里問老板:“老板老板,你這里有胡蘿卜嗎?”老板說:“我都跟你說過了,沒有!”小兔又走了。
第三天,小兔跑到藥店里問老板:“老板老板,你這里有胡蘿卜嗎?”老板急了:“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沒有!你再煩人,我就拿老虎鉗子把你的牙都拔下來!”小兔害怕了,跑掉了。
第四天,小兔跑到藥店里,問老板:“老板老板,你這里有老虎鉗子嗎?”老板說:“沒有!毙⊥脝枺骸澳,你有胡蘿卜嗎?”老板真的生氣了,拿出剪刀來,就把小兔的牙通通給拔掉了。
第五天,小兔跑到藥店里問老板:“老板老板,你這里有胡蘿卜汁嗎?”
其實,失敗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不對的地方找你想要的東西。
選擇,比努力重要。 比利時一家雜志曾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做了一次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的題目是
“你最后悔的是什么”,并列出了十幾件生活中容易讓人后悔的事情,供被調(diào)查者選擇。以下是調(diào)查的結(jié)果。排在第一位的選項是后悔年輕時不夠努力,以致一事無成;排在第二位的是后悔年輕時選錯了職業(yè)。
很多人由于缺乏財務觀念,往往在不恰當?shù)牡胤綀猿,所得成果往往不如預期。但如果可以在恰當?shù)牡胤街,在未來趨勢上占一席之地,我們就能輕易獲得大筆財富。什么樣的選擇,帶來什么樣的結(jié)果。今天的生活,是由5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的抉擇,也將決定我們5年后的生活。
長期以來,我們只習慣于追求安定,或選擇待在讓自己感覺舒適的圈子里,在同一個工作環(huán)境中一干就是一輩子。生命的軌跡在告訴我們,只要轉(zhuǎn)個彎,有可能三五年后,自己的財務狀況將與現(xiàn)在截然不同。如果我們的財富出了問題,不見得代表我們不努力,而是可能表示我們努力的方向選錯了。在哪里努力,成就就在哪里,記。哼x擇,永遠比努力重要。
有3個人要被關進監(jiān)獄3年,監(jiān)獄長讓他們3個人每人提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就要了3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便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用的電話。
3年以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里鼻孔里都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要了雪茄,卻忘記要打火機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孩子,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
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jiān)獄長的手說:“我選擇了手機,這3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lián)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獲得了200%的業(yè)績增長,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斯萊斯!”
選對行業(yè),是致富的第一個關鍵。舉例來說,在全球最大的家庭清潔用品公司──寶潔,光是一個業(yè)務員輕輕松松就做出上億新臺幣的業(yè)績。為什么?因為寶潔的營銷系統(tǒng)太厲害了。所有的廣告、計劃,公司都安排好了。只要在這個環(huán)境里,你就會做出這么高的業(yè)績。
這個業(yè)務員說:“我在大學畢業(yè)時同時到兩個公司應聘,如果當初選擇另一家公司,現(xiàn)在真不敢想象,因為那家公司的老板早已因為詐欺跑路了!鼻疲x擇,真的比努力重要。如果一個人選擇了錯誤的方向,付出再多努力都是枉然,無論是人生目標還是偉大的抱負,都無法實現(xiàn)。選擇正確的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選擇這一個世紀的趨勢,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有一個非常勤奮的年輕人,很想在各個方面都比身邊的人強。但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他仍然沒有長進。他很苦惱,就向智者請教。
智者叫來正在砍柴的3個弟子,囑咐說:“你們帶這位施主到五哩山,打一擔自己認為最滿意的柴火!
年輕人和3個弟子沿著門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哩山。
等到他們返回時,智者正在原地迎接他們。年輕人滿頭大汗地扛著兩捆柴,步履蹣跚地來了;其中兩個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擔擔柴,左右兩端各四捆,后面的弟子輕松跟著。
正在這時,從江面飛來一個木筏,載著小弟子和八捆柴火,停在智者面前。
年輕人和兩個先到的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不語。智者見狀,問:“怎么啦?對自己的表現(xiàn)不滿意嗎?”
“大師,讓我們再砍一次吧!”那個年輕人請求說,“我一開始就砍了六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動了,扔了兩捆。又走了一會兒,我還是被柴壓得快沒氣了,又扔掉兩捆,最后,我就把這兩捆扛回來了?墒,大師,我已經(jīng)努力了!
“我和他恰恰相反!”那個大弟子說,“剛開始,我倆各砍兩捆,將四捆柴分別掛在扁擔兩端,跟著這位施主走。我和師弟輪流擔柴,不但不覺得累,反倒覺得輕松了許多。最后,我們又把施主丟棄的柴挑了回來!
用木筏的小弟子搶過話說:“我的個子矮,力氣小,別說兩捆,就是一捆,這么遠的路我也挑不回來,所以,我選擇走水路……”
智者用贊賞的目光看著弟子們,微微頷首,然后走到年輕人面前,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一個人要走自己的路,本身沒有錯,讓別人說,也沒有錯,關鍵是走的路是否正確。年輕人,你要永遠記。哼x擇,比努力更重要!
有幾項影響財富的因素,我們一定要謹慎對待:
第一,選擇行業(yè)。
千萬別在不恰當?shù)牡胤酵度胩嗟臅r間。
如果你正在選擇工作,你大可分析自己即將進入職場時所擁有的先天條件。注意21世紀的營銷趨勢,我們已經(jīng)是進入“消費導向”的世紀,誰能真正掌握消費者,誰就是贏家!
你可以觀察一家企業(yè)的經(jīng)營模式。企業(yè)經(jīng)營的一切努力,也都是為了留住顧客。其中成功地留住消費者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再次購買率是檢視一家公司是否會成功、是否能永續(xù)經(jīng)營最重要的指標。不管做什么生意,我們總希望顧客還會再來購買我們的產(chǎn)品,否則我們就會面臨“下一個顧客在哪里”的問題。
一定要選擇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公司。相信我,真的有賣不出去的東西。公司產(chǎn)品不好的話,憑三寸不爛之舌推銷只會傷了我們的信譽。我們可以考慮顧客再次購買率的高低和企業(yè)文化的塑造、公司的定位及使命、產(chǎn)品的定位及研發(fā)、制度規(guī)范的制定及執(zhí)行,它們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形成公司存在的一個價值鏈。
評估一家公司時,有可能我們一時無法了解該公司的文化,弄清楚該公司的制度,更不可能在短期內(nèi)完全體驗該公司所有的產(chǎn)品,而“顧客再次購買率”將是一針見血的快捷評估方式。如果真的像對方講的那么好,那為什么顧客不愿意回來繼續(xù)捧場?這些是判斷我們在機構(gòu)中存在的價值,或業(yè)績是否會歸零的關鍵,千萬別在不恰當?shù)牡胤酵度胩嗟臅r間。
第二,選擇賺小錢還是賺大錢。
量大,是致富的關鍵。
一般人想的是一夜間致富,短期內(nèi)賺快錢、賺大錢(最好中樂透頭彩),但大財團所想的,卻是賺龐大客戶群持續(xù)消費而帶來的小錢,例如:手機運營商擁有500萬個客戶,如果在每個手機號上僅收200新臺幣月租費,月收入至少也能有10億新臺幣。
臺灣慈濟基金會約有 400萬固定捐款人,如果每人每個月捐
100新臺幣,一年也有50億新臺幣的捐款,可以用來蓋醫(yī)院、學校,并幫助有急難需要救助的人,從而成就一個如此偉大的善舉。
知道大老板跟小老百姓的差異在哪里嗎?很多的大老板努力賺我們生活中的“小錢”,但是大部分的小老百姓,卻拼命想賺大錢!
小老百姓最大的悲哀是收入很不穩(wěn)定,但是支出卻是固定的。例如:你回家打開電燈、電視機開關,錢就被花掉了;上完廁所沖水、洗澡、刷牙、洗臉,你也在支出,這些小錢都被政府、大財團賺走了,小老百姓根本沒有機會插手。
各國的財團幾乎都在爭食“日用品”這個大餅,一些財團喜歡開便利超市——7-11、萊爾富等,另一些財團喜歡開大賣場,像家樂福、大潤發(fā),很多人想要賺錢,就跟著財團的腳步,投資或加盟財團的賣場,因為財團不只有錢財,還有很多人才?墒菃栴}是開個大賣場要花2億新臺幣,開個一般的便利超市,少說也要200萬新臺幣,一般的市井小民可能做不到,即使做得到也未必賺錢,就算賺錢也非常忙碌,所以日用品的市場雖然很大,但是大部分的人,卻永遠只能當個消費者。
未來的趨勢,是商店直接與消費者合作,直接讓消費者參與渠道的經(jīng)營權。很多大賣場提出打折策略,永遠無法抵擋將巨額渠道費回饋給消費者的誘惑。網(wǎng)絡直購商家挾其不用店租成本的優(yōu)勢,將利潤返還給消費者,即將改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如果再考慮到環(huán)保、生化科技的議題,那他們將會緊緊抓住下一世紀的消費群體,這是又一波財富重新分配的契機。
第三,選擇生活在富人的象限。 像個企業(yè)家那樣,建構(gòu)持續(xù)收入的系統(tǒng),這是擁有財務自由的最好方法,也是成為億萬富翁最重要的思維!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就指出,職場其實只有四個象限:受雇于人、為自己工作、擁有企業(yè)、投資(讓金錢幫自己工作),而前兩者,屬于窮人的象限。“富爸爸”系列的第二本,《財務自由之路》,就生動地描述了他所觀察到的四個現(xiàn)金流象限,每個象限中的人們,對于相同的一件事有不同的情感、反應,不同的思考模式,因而有不同的做法,最后引導出不同的人生,當然,隨之而來的財富也不盡相同。
這本書將職場分為四個象限:E(Employee),即受雇于人; S(Self Employed),即為自己工作(自己當老板);B(Business
Owner),即企業(yè)擁有者(擁有系統(tǒng));I(Investment
Income),即投資者(讓錢來為其工作)。選擇不同象限之后,人們的命運也將截然不同。
首先,受雇于人的E象限的人,拿自己的時間、體力為別人工作,也被稱為上班族。大多數(shù)的人從小到大接受的學校教育都是教他們?nèi)绾螢閯e人工作,如何找工作,適應大企業(yè)、大機構(gòu),但由于失業(yè)潮越來越嚴重,E象限不是明智的選擇,也不是最安全的選擇。
很多學生畢業(yè)之后,信心滿滿地開始展開工作生涯,過了幾年以后,卻感到自己像簽了一紙40年的合約。工作40年,每周工作40小時,吃40臺新幣的便當,生活需求只能滿足40%,而他們在
40歲時開始后悔,而且至少后悔40年。
即使我們?yōu)槁殬I(yè)生涯作了許多準備,選擇有限的我們,似乎也是無計可施,就像一只關在籠中的鳥兒,努力工作,妄想可以過好一點的生活,結(jié)果是大家都知道的。
自己努力工作,能發(fā)揮財務杠桿作用的人少之又少。如果所有人都要找工作,經(jīng)濟就會瓦解。為了讓經(jīng)濟增長,我們不應讓自己只成為找工作的人,因為,國家需要更多“能創(chuàng)造工作機會”的人。
其次,為自己工作的S象限中的人,好不容易自己創(chuàng)了業(yè),卻陷入日常的經(jīng)營事務中。往往對開店的人或自由業(yè)者來說,當一個雇員都沒來時,他們就要干兩個人的工作。他們終其一生,用自己的生命賺錢。這樣的人分不出到底是店屬于自己,還是自己屬于店,一位曾開過餐廳的友人就感慨地說:“開店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意好人倒,生意不好店倒。”
為自己工作的人有沒有財務上的自由,我們作個簡單的實驗就能知道。明天早上,整理行李馬上出國半年,這段時間內(nèi)都不要和公司聯(lián)絡。如果半年之后我們回來,公司還在,而且有滿意的分紅,那公司肯定屬于我們的賺錢系統(tǒng);否則,我們只是只屬于自己公司的高級工蟻。
如果想成為富人,我們應學習讓系統(tǒng)或金錢為自己工作,而不是讓自己為金錢或系統(tǒng)工作。富爸爸說:“從小我們被教育努力讀書,將來才能有出路。我們讀書時努力用功爭取好成績,以便將來找到一份待遇優(yōu)厚的安穩(wěn)工作,我們沒思考過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富人,而是想著成為一名為富人工作的雇員!
我們可以設法進入B象限,做一名企業(yè)的擁有者,讓系統(tǒng)幫我們賺錢;或者,我們可以進入I象限,做一個有智慧的投資者,讓金錢幫我們工作。一般上班族沒有創(chuàng)造一個企業(yè)的計劃與資金,反而把有限的收入轉(zhuǎn)向投資股票與期貨,這是風險極大的事。許多人因為資金有限,除了承擔壓力外,更有可能使手里的錢被擁有大量資金的大戶吸走。
在B象限里,加入特許加盟連鎖店是個不錯的選擇?傊,我們一定要創(chuàng)造一個系統(tǒng),或付錢加入一個系統(tǒng),讓系統(tǒng)幫我們賺錢。例如:在市區(qū)加盟7-11,你便可降低風險因素,由于它經(jīng)過幾十年的驗證,已是1%的成功代表,因此你只要通過加盟、購買獲得現(xiàn)成的培訓、裝潢、制度、供貨系統(tǒng),花錢直接復制其模式,便可以保證成功。
如果“成為富人”是個我們渴望達成的目標,那我們有達成目標的計劃及方法嗎?下一單元教我們像個企業(yè)家那樣,建構(gòu)持續(xù)收入的系統(tǒng),這將是擁有財務自由的最好方法,也是成為億萬富翁最重要的思維。
第四,這是個該掌握的機會嗎?
“消費應該是聰明的,在22世紀,我們也能因為消費而致富。如果產(chǎn)品本身價格一樣,甚至物超所值,又把一定利益回饋給消費者,我們大可介紹親友,影響親友的親友們都來消費,這樣就進入了倍增市場。如果我們因此建構(gòu)了一個月循環(huán)的消費系統(tǒng),也造就了一個零風險的月現(xiàn)金收入系統(tǒng),我們就將獲得一份因消費形態(tài)改變而出現(xiàn)的持續(xù)收入。這就是把‘負債式’的消費轉(zhuǎn)成‘資產(chǎn)式’的消費理財、消費致富的范例!
當看到這段文字時,你會想分析,還是一點反應也沒有?當機會來敲門時,千萬別用情緒來判斷一切,應運用智慧審慎評估。當你在一個機會面前猶豫時,根據(jù)以下四點,你可以判斷這個機會是否值得自己全力以赴。
1.
回報率:這件事值不值得做,成功之后的回報率如何?最重要的是成功之后的情形,是不是我想要的?
2.
成功率:我會不會成功呢?我要提供的是產(chǎn)品或服務,它的市場需求如何?或是產(chǎn)品是否符合趨勢,及擁有獨特性?它在市場競爭下可否脫穎而出?這項產(chǎn)品是易耗品,還是可以被重復使用的?除了產(chǎn)品,公司和制度也是決定是否成功的因素。
3.
是否有成功模式:有成功模式才會有勝算,但如果沒有成功模式,我要如何確定我能成功呢?沒有可以仿照的成功對象,無法將其復制或系統(tǒng)化,成功概率將會大大降低。
4. 風險性:一定要評估萬一做得沒有預期的好,我會有損失嗎?我能承受得起嗎?
每個人都有選擇一家公司的“權利”,但你有選擇一家好公司的“能力”嗎?所以當機會來敲門,你一定要學會判斷。
|
|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
|
|
|